英超第四輪一場焦點之戰,關輝舫曼城主場迎戰曼聯的曼市曼市德比,比賽過程中,德比的鋼東足代球解說張路老師提到廣東足球歷史一位球員外號叫鋼條,解說但是張路他想不起來名字,詹俊老師問是口中不是何佳,張路說不是條廣,比何佳要早,球初是關輝舫廣東足球最早一批球員。
其實這位外號鋼條的曼市球員,他是德比的鋼東足代球建國后廣州第一支專業足球隊中南白隊中的第一批球員,他與黃福孝、解說廖德營、張路楊霏蓀、口中程洪森一起被球迷并稱為廣東足球五虎將,條廣他就是原廣東隊右邊前衛,“鋼條”關輝舫。
1935年,關輝舫出生于廣州,從小便喜歡踢足球。不過從小家境貧寒的他,買不起球鞋,但是這樣依然無法阻擋他對足球的熱情,沒鞋就光著腳踢。于是,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寒,在當時的廣州市圣心中學(現廣州市第三中學)的球場上,總能看見一個光著腳的孩子在磨練球技。
1954年,廣州市成立第一支專業足球隊,中南白隊。而當時在廣州足球圈內已經小有名氣的關輝舫也被招入其中。而他也成為中南白隊最初建隊的19名球員之一。
附1954年中南白隊建隊時人員名單:
領隊:黃秉和
教練員:駱敵智
隊員:曾林、梁樹、羅北、羅榮滿、吳添來、林效才、冼永泉、許志雄、陳坑、陳中民、關輝舫、胡鴻斌、梁輝元、楊霏蓀、陳漢粦、楊興連、梁國偉、張文祿、鐘振強、陳頌揚
1955年開始,關輝舫跟隨中南白隊開始第一次參加全國足球聯賽,不過由于組隊時間短,隊員間配合缺乏默契,最終球員在1955賽季的全國足球聯賽中名列第8,降入次年的乙級聯賽。1956年,中南白隊邀請前國腳鄭德耀前來執教,此后的三年內,中南白隊(此時已經改名廣州市隊)一鼓作氣,終于在1958年成功殺回甲級。
1958年底,為備戰來年的首屆全國運動會,廣東省體委決定將廣州隊和廣東隊進行重組合并,廣州隊部分球員和教練上調至省隊,而關輝舫就是其中之一。1959年5月,一運會的比賽拉開戰幕,廣東隊初賽被分在南寧賽區,這支嶄新的廣東隊在南寧賽區勢不可擋,6戰5勝1平,進25球僅失2球,昂首殺進前六名的決賽圈。隨后的前六名決賽階段,廣東隊勝陜西平河北,不過另外三戰分別負于北京、遼寧、和八一隊,最后位列第五。
雖然廣東隊最后無緣前三甲,但是這次賽事中廣東隊在球場上展現出的足球技藝還是讓全國球迷驚嘆,尤其是關輝舫和黃福孝,這兩個小個子球員,在場上如蝴蝶穿花般的跑動,讓所有對手都吃盡了苦頭,最后只能通過粗暴的犯規動作來阻止他們帶球。賽后,球迷們將關輝舫和黃福孝合稱為“關黃”,而他們二人后來也成為越秀山的初代足球偶像明星。
從左到右:張文祿、胡鴻斌、林效才、楊霏蓀、廖德營、冼永泉、程洪森、陳漢粦、關輝舫、黃福孝
更令人動容的是,一運會比賽期間,關輝舫在對陣遼寧的比賽中受傷,比賽結束后他的右腳背已經腫的老高,經過兩天的醫治后仍未消腫,而當天下午迎戰四川的比賽他仍然主動請纓要求出戰,在他的堅持下,醫生為其打了封閉上場。在比賽結束后,已經無法站立的關輝舫被緊急送進醫院,經過拍片檢查才發現,他的右腳骨頭已經斷了兩根。從此,“鋼條”的名聲就此傳開。而這段回憶的來源出自于廣東足球名宿楊霏蓀和冼永泉。
1964年,關輝舫從廣東隊退役。退役之后,關輝舫先后擔任過廣州市西村工人體育場業余體育學校校長、廣州市足球教練組組長,為南派足球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
2019年廣東足球70周年頒獎典禮上,關輝舫榮獲終身成就獎!
章節評論
段評